张家口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韩愈:志欲干霸王的诗人

网络整理 2019-06-22 最新信息
韩愈:志欲干霸王的诗人

韩愈:志欲干霸王的诗人

文/钟百超

韩愈(768-824),字退之,唐代散文家、诗人、教育家、思想家,唐宋八大家之首,河阳(今河南孟州)人,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。

韩愈出生于官宦之家,父亲韩仲卿曾担任中书省秘书郎。不幸的是,韩愈3岁时,父亲便去世,由兄长韩会抚养。韩会时任中书起居舍人,掌记录皇帝所发命令,是经宰相元载提拔,担任该职务,官居六品,韩愈也因此随兄嫂居住京城长安。

可惜前途难料,由于元载独揽朝政,专权跋扈,排除异己等恶行,大历十二年(777)被唐代宗赐死。韩会因受元载案牵累,被贬韶州(今广东曲江)刺史。德宗建中元年(780),韩会于韶州任所病逝,年仅42岁。长兄的去世,对于只有13岁的韩愈,不啻为一记沉重的打击。

长兄去世后,韩愈跟随兄嫂郑氏将韩会归葬老家河阳。建中二年(781)正月,藩镇李惟岳、田悦、李正己等发动叛乱,韩愈又不得不跟随嫂子并携百口之家离开河阳,避乱安徽宣城。

宣城有韩家别业,据《宣城县志》载:“韩氏有别业在宣城,因就食焉”,而这些产业都是韩愈大哥韩会一手置办的。

在宣城生活的七年,韩愈勤奋学习,刻苦专研。在《复志赋》中韩愈回忆道: “就食于江之南,始专于讲习兮,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。”不仅如此,他还关心历史与现实,在《与凤翔邢尚书》文中言:“就食宣城期间,替心前古之兴亡,末尝不经于心也;当世之得失,未尝不留于意也。”一个孤儿,读圣贤书,无须他人督促,自当奋勇,从小就立下了宏愿。在后来所写的《岳阳楼别窦司直》一诗中,云:“念昔始读书,志欲干霸王。屠龙破千金,为艺亦云亢。”

在宣城度过的沧桑岁月,既磨炼了韩愈的坚强意志,也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。

韩愈:志欲干霸王的诗人

韩愈的科举之路,可谓跌宕起伏,坎坷不平,从贞元三年(787)至贞元五年(789),即从19岁到21岁,有过三次的进士考试经历,而三次考试均告败北,这对于一个年轻学子而言,无疑是一次次严峻的考验。幸好韩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,勇敢返回宣城,准备下一轮的考试。

回到宣城之后,韩愈师从梁肃学习古文。梁肃是古文运动先驱者,又是长兄韩会多年的好朋友。更巧的是,韩愈与梁肃的文学理念不谋而合。或许这就是天意的安排,冥冥之中,韩愈的命运悄悄地发生改变。

贞元八年(792),25岁的韩愈再次参加进士科考试。当其时,礼部侍郎陆贽(zhì)担任主考官,梁肃担任副考官。陆贽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、政论家和政治家。由于梁肃的举荐,韩愈这次进士科考试稳操胜券,终于及第了,为踏上仕途打开了大门。

但是,进士及第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,不能直接为官。要想步入仕途,还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。这对于韩愈来说,更是一次又一次残酷的磨难。

贞元九年(793),26岁的韩愈第一次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,遭遇失败。贞元十年(794),27岁,第二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,又失败。贞元十一年(795),28岁,第三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,再度失败。

面对屡次挫折,韩愈并没有气馁,他想到了干谒这条路。于是,先后上书赵憬、贾耽和卢迈三位宰相,可是犹如石沉大海,均未得到回复。

这一次,韩愈真的伤心透了,也绝望了。怎么办?只好打道回府,回到河阳。期间,贞元十二年(796)七月,29岁,因受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,得试任秘书省校书郎,并出任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,这是韩愈首次涉足仕途。

贞元十七年(801),33岁的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,这次总算通过铨选。次年春,34岁的韩愈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,这是一个“从七品”的学官,职位不高。从此,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。

在担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期间,撰写了《师说》这篇著名的论文。在这篇文章当中,他首先对教师的职责做出了界定。“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”,他把传道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。

同时倡导“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固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;生乎吾后,其闻道也亦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。吾师道也,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?是故无贵无贱,无长无少,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也”这样的学习态度和教育观念。

此外,还提出了一些警句,如“古之学者必有师”,“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无惑?”“爱其子,择师而教之”,“圣人无常师”,“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,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如是而已”等,至今仍然有启发意义。

韩愈:志欲干霸王的诗人

在国子监担任四门博士不久,贞元十九年(803),35岁的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,这是正式的官职。监察御史,正八品下,职责是掌管监察百官、巡视郡县、纠正刑狱、肃整朝仪等事务。

同年,韩愈被委派到关中地区巡查,时值大旱,灾民流离失所,饿殍(piǎo)遍地,而京兆尹李实不仅封锁消息,还谎报称关中粮食丰收,百姓安居乐业。愤怒之下,韩愈上《论天旱人饥状》疏,却反遭李实等谗害,同年十二月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。这是韩愈人生第一次遭贬谪,时年36岁。贞元二十年(804)春,韩愈抵达阳山县。

期间,得知侄子韩老成病逝,作《祭十二郎文》。这篇祭文,感情真挚,读后催人泪下,千百年来传诵不衰,成为祭文中的千年绝唱。南宋学者赵与时在《宾退录》中写道:“读诸葛孔明《出师表》而不堕泪者,其人必不忠。读李令伯《陈情表》而不堕泪者,其人必不孝。读韩退之《祭十二郎文》而不堕泪者,其人必不友。”

与此同时,韩愈还开始着手《五原》即《原道》《原性》《原毁》《原人》和《原鬼》的创作。

不过,韩愈在阳山只呆了一年。贞元二十一年(805)春,37岁,获赦免。八月,量移江陵法曹参军。

经过这一次风波,韩愈旋即迎来了人生的大转折,从此平步青云,步步高升。从元和元年(806)38岁开始,到元和九年(814)46岁,八年间,韩愈先后担任权知国子博士、国子博士、都官员外郎、河南县令、尚书职方员外郎、国子博士、比部郎中、考功郎中、知制诰等官职。

元和十年(815),47岁的韩愈走向仕途的巅峰。当年正月,晋升为中书舍人。不久又因为有人诬告,改授为太子右庶子,掌侍从、献纳、启奏等。但这次官职的变动对于韩愈来说,似乎影响不大。

元和十二年(817)八月,49岁,随宰相裴度参与平淮西叛乱。同年十二月,叛乱平定后,因功授职刑部侍郎。

正所谓祸福难料,在事业上如日中天的韩愈,怎么也没有想到,一场巨大灾难即将降临身上。

元和十四年(819)正月,51岁,韩愈不顾个人安危,毅然上《论佛骨表》,反对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,此事恼怒了宪宗,要用极刑处死韩愈。幸亏裴度、崔群等人以及皇亲国戚们的极力劝谏,宪宗乃免除韩愈死刑,将他贬为潮州刺史。不过,韩愈又一次交上好运,适逢大赦,同年十月量移为袁州(今江西宜春)刺史。因此,韩愈在潮州的时间前后实际上不过九个月。但是,韩愈在潮州期间,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,

经过这次贬谪之后,韩愈又逐渐迈向更高的人生目标。元和十五年(820)九月,52岁,再次入朝任国子祭酒。长庆元年(821)七月,53岁,转任兵部侍郎。

当其时,镇州(今河北正定)兵变,长庆二年(822)二月,54岁,朝廷命韩愈为宣慰使,前往镇州。韩愈单身匹马,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,果然不辱使命,不费一兵一卒,平息镇州之乱,史称“勇夺三军帅”。

同年九月,韩愈转任吏部侍郎。长庆三年(823)六月,55岁,又升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。可是,就在此时,却发生了节外生枝的事情。按照礼节,韩愈到任后应该参谒宦官,可是他以穆宗恩准为理由,并没有照办,结果被御史中丞李绅弹劾。于是,改授兵部侍郎。穆宗后来得知原委,又任命韩愈为吏部侍郎。

长庆四年(824)八月,56岁,韩愈因病告假。同年十二月二日,病逝于家中,享年五十七岁,获赠礼部尚书,谥号文。

韩愈的一生,从一个落魄书生,逐渐走上政坛,实现了一个读书人的梦想,官至中书舍人,曾先后担任刑部、兵部和吏部侍郎,位极人臣,中途虽屡遭贬谪,但不改初衷,终得正果。甚为可惜的是,没有享受晚年幸福,便离开人世,令人不胜感慨万千!

2019.6.13

韩愈:志欲干霸王的诗人

本文作者:畅想文化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704857469551641102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韩愈   宣城   河南   我在宫里做厨师   贾耽   唐代宗   陆贽   唐朝   李正己   体育   苏轼   广东   读书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