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口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弄巧成拙的“疲秦之计”奠定秦国一统 东方六国丧失斗志自取灭亡

网络整理 2019-05-14 最新信息
弄巧成拙的“疲秦之计”奠定秦国一统 东方六国丧失斗志自取灭亡

郑国渠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,它的建成使得八百里秦川成为天下粮仓,关中平原成为帝业之基,秦、汉、隋、唐数个朝代都赖此建立大一统皇朝。而郑国渠这么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却来自于一条阴谋诡计,不得不说造化弄人。

弄巧成拙的“疲秦之计”奠定秦国一统 东方六国丧失斗志自取灭亡

前246年,秦王嬴政登基,经过多位君主打下的根基,嬴政上位的时候秦国已经成为天下霸主,具备了一统天下的基础。而秦国东进理论上有三条路可走,一是从关中向北,进攻赵国的雁门等北部地区;二是从函谷关东出,进攻韩国;三是从巴蜀顺长江而下,进攻楚国。但是受限于当时的交通技术条件和后勤补给,东出函谷关是最适合大兵团作战的,这样一来韩国就成了秦国扩张的绊脚石。

韩国位列战国七雄之一,早先也是国富民强,有“劲韩”之称。但是韩国地理位置不好,被秦、魏、楚、齐四大国包围,缺乏发展空间,特别是秦国崛起之后,韩国更是多次战败失地,等到秦王嬴政登基的时候,韩国国土仅剩国都新郑周围和南阳地区,随时都可能被秦国彻底消灭。当时韩国国君是韩桓惠王,惧怕身死国灭就想出了一条“疲秦之计”,派韩国水利专家郑国前往秦国,游说秦王开展水利工程,兴修引泾水入洛阳的灌溉水渠,让秦国无暇攻灭韩国。

弄巧成拙的“疲秦之计”奠定秦国一统 东方六国丧失斗志自取灭亡

韩桓惠王剧照

韩桓惠王的“疲秦之计”有没有用?其实是有用的。中国古代缺乏大型工程机械,水利工程全靠人力挖掘,每一个工程征发的民夫动辄数十万、上百万人,其中耗费的人力、物力对于中国古代王朝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,就说著名的京杭大运河,隋炀帝修这么一条运河最后弄得天下皆反,丢了大隋江山。

再说回郑国渠,郑国渠长达300余里,修建堤坝截断河流,挖掘水渠将冶水、清水、浊水、石川水等引入渠中,在关中平原的泾水、洛水、渭水之间人工开凿出一片密集水网,使高旱缺雨的关中平原得到灌溉。为了郑国渠的修建,秦国可以说是以举国之力,耗时十年时间才完成,这十年间秦国的人力、物力大都压在工程上,是秦国力量最空虚的时候,要是东方六国真能同心协力攻秦,可能历史就是另一种走向了。

弄巧成拙的“疲秦之计”奠定秦国一统 东方六国丧失斗志自取灭亡

“疲秦之计”最后从削弱秦国实力,变成给秦国送福利,加速天下一统的进程,不得不说是因为东方六国没有了进取心,丢失了主动正面挑战秦国的勇气,以至于错失良机。在秦国全力修建郑国渠,无力东出的时候,东方六国不想着增强国力、打击秦国,反而文恬武嬉、政局混乱;特别是缺少秦国的威胁后,东方六国本身的矛盾爆发了,互相间勾心斗角、征战不断。

公元前241年,魏国的魏景湣王召集过一次合纵攻秦,赵、韩、魏、楚、燕五国组成联军,联军采用正确的战术进攻到距离秦都咸阳仅七、八十里的地方,这是秦国修筑郑国渠期间遭到最大的一次威胁。可惜联军间同床异梦,只顾自身利益,楚国遇小挫就先行单独退兵,造成军心动荡,各国纷纷撤兵,失去了最后一次抑制秦国的机会。

弄巧成拙的“疲秦之计”奠定秦国一统 东方六国丧失斗志自取灭亡

郑国渠修筑完成后,使沼泽盐碱地变为百万亩良田,关中一跃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,《史记》中写到“于是关中为沃野,无凶年”;而手握巴蜀、关中两大产粮基地的秦国,在经济上做好了统一中国的准备。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,秦国采用“笼络燕齐,稳住魏楚,消灭韩赵;远交近攻,逐个击破”的战略,先后攻灭韩,赵,魏,楚,燕,齐六国一统天下。

东方六国被秦国所灭,最大的问题不是实力的差距,而是斗志的丧失,比如最后灭亡的齐国,空有数十万大军却不战而降。不论是韩国的“疲秦之计”,还是燕国的“荆轲刺秦”,都是改变不了大局,只能拖延时间的阴谋诡计。大国之间的较量,靠的是综合国力的正面对决,没有捷径可走,东方六国不想着改革壮大自身,却想靠阴谋诡计取胜无异于痴人说梦。六国与其说是灭在秦国手中,不如说是自取灭亡。

本文作者:当狗容易做人难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90394167907975694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韩国   秦始皇   水利工程   史记   泾河   隋炀帝   荆轲   渭河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