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口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刘备遗嘱“君可自取”,到底是什么意思?

网络整理 2019-05-05 最新信息

摘要:句中的“自取”二字,乃是自己可以选择处置办法,即在最为严重的情况下,诸葛亮可以废黜刘禅,选立刘备另外的儿子为君,而非他自己可以径直取代后主刘禅。

刘备遗嘱“君可自取”,到底是什么意思?


引言

陈寿《三国志》卷三十五《诸葛亮传》记载:先主于永安病笃,召亮于成都,属以后事,谓亮曰:“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”亮涕泣曰:“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!”


常璩《华阳国志》卷六《刘先主志》也有对此事件的记载,“先主谓曰:“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”亮涕泣对曰:“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!”

将两段史文进行比较,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二人的言语,在文字上完全相同。陈寿和常璩二人,具有以下共同特点:第一,学风极其严谨。第二,都出自蜀汉故地。陈寿四川南充市人,常璩四川崇州人。第三,陈寿撰写《三国志》的西晋,和常璩撰写《华阳国志》的东晋,依次与刘备和诸葛亮所在的蜀汉紧密衔接。

但是,对于这段史文之中最为关键的文句,即刘备遗嘱所言的“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”八字,究竟其含义如何,后世则有不同的理解。笔者认为:句中的“自取”二字,乃是自己可以选择处置办法之意,即在最为严重的情况下,诸葛亮可以废黜刘禅,选立刘备另外的儿子为君,而非他自己可以径直取代后主刘禅。

一、“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”

对于刘备遗嘱中的“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”一句,后世有不同的理解。一种理解是:如果刘禅不成器,诸葛亮可以自己取代刘禅当皇帝。持这种理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是罗贯中,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五回“刘先生遗诏托孤儿”中,将这段文字改造为:如嗣子可辅,则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为成都之主。

刘备遗嘱“君可自取”,到底是什么意思?


“自为成都之主”一句,含义极为清晰明白,就是要诸葛亮取代刘禅当蜀汉的皇帝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凡是引用陈寿《三国志》的地方,如果原文比较明白易懂,一般都保持原文不变;但是遇到不太明白易懂之处,则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写。罗贯中认为“君可自取”,含义比较隐晦,于是直接改为“自立为成都之主”。而“自立为成都之主”,就是上文所说的“可以自己取代刘禅当皇帝”。

由于《三国演义》的艺术魅力和广泛传播,于是这种诠释也就在广大的受众当中流传开来。现今出版的一些《三国志》的译注本,对于“君可自取”一句,或者将其译为“您可以自己取代他”,或者译为“您就取而代之”,就是这种看法的延续。如果有人对此提出异议,还会受到人们的种种质难。

二、陈寿的“举国托孤”

这种理解是否准确,非常值得商榷。陈寿将在《诸葛亮传》中记述的上面所引一段史事,自己总结为简练的四个字,即“举国托孤”。 《礼记·深衣》说,“三十以下无父称孤”,是指未满三十岁而死去父亲的人。刘备病逝时,刘禅虚岁十七,远未到达三十而立之年,按照《礼记》的说法,完全可以称为“孤”。

刘备遗嘱“君可自取”,到底是什么意思?


《论语·泰伯》:曾子曰:“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———君子人与?君子人也!”这段文字的白话译文是:曾子说:“可以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他,也可以把国家的命脉寄托给他,而他在面临需要体现节操的重大关头,绝不会动摇变心———这是君子一类的人吗?当然是君子一类的人呀!”

不难看出:作为孔子儒家思想嫡系传人的曾子,在这里衷心赞美的君子,不仅可以“托孤”,而且可以“托国”。“孤”和“国”这两者都是最可宝贵和最可珍惜的,为何可以放心地对他“托孤”与“托国”?因为这样的君子具备极其高尚的品格,他在面临需要体现节操的重大关头,绝不会动摇变心。也就是说,他重然诺,无私念,一旦受人之托,就必然会终人之事,至死不变。而“托孤”与“托国”,合起来正是“举国托孤”四字,用白话来说,就是把整个国家和儿子都托付给诸葛亮。

可见陈寿在这里采用“托孤”的措辞,不仅仅有语言上选择用典的考虑,更为重要者,还有文化上进行比拟的深层次意图。陈寿是要以此表明:刘备之所以要对诸葛亮“举国托孤”,是因为他认定诸葛亮具有古代君子之风,蕴含了临大节不可夺也的高尚品格。有了这样的文化定位,下文的“心神无贰”等赞美性评价,就有了根本的依据,顺理成章。

刘备遗嘱“君可自取”,到底是什么意思?


既然陈寿有意通过“举国托孤”的总结,来显示诸葛亮是面临需要体现节操的重大关头,绝不会动摇变心的君子,那么他对“君可自取”一句含义的理解,就绝不可能是“你可以自己取代刘禅”。因为你把别人托付的孤儿都抛弃了,还把别人托付的国家篡夺了,还能算是面临需要体现节操的重大关头,绝不会动摇变心的高尚君子吗?答案当然是否定的.

三、康熙点评

后世帝王有一种看法认为,刘备之所以会在说了“举国托孤”之后,又补上一句“你可以自己取代刘禅”,是玩弄谲诈的“帝王心术”,他本来就对诸葛亮心存猜疑,这样说的目的,是要将诸葛亮逼到死角,使诸葛亮在辅佐刘禅上,不能不忠诚,不能不竭尽心力。

刘备遗嘱“君可自取”,到底是什么意思?


《御批通鉴辑览》载清帝康熙的批语“三国人以谲诈相尚”,即是如此。但是,持这样的看法者,对陈寿“心神无贰”的赞美性评语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。而“心神无贰”,白话就是内心没有任何另外的念头。故意要激励对方的忠诚和努力,显然是有了另外的念头,而且是对诸葛亮的忠诚和尽力有所怀疑了。至少在陈寿的心目中,这样的看法是不能成立的。

如果陈寿自己真的洞悉到刘备是在玩弄“帝王心术”,他无论出自史家秉笔直书的优秀传统,还是出自个人切身利害的考虑,都应当直接点明,而不必为之掩饰。因为他撰写《三国志》时的西晋武帝之世,而司马懿其人之所以能够奠定西晋代魏的基业,正是充分利用了自己在魏文帝、魏明帝两朝辅政大臣的权位,以及魏明帝死时继位的嗣君曹芳年仅八岁的机遇,其野心才得以成功。从《三国志》的记载来看,就司马懿而言,魏明帝临终对他的一番“托孤”言行,同样算得上是“心神无贰”的。

刘备遗嘱“君可自取”,到底是什么意思?


但是,同样是“心神无贰”的“举国托孤”,在蜀汉是社稷安稳,在曹魏却是江山易主,谁是谁非,不言而喻。可见陈寿越是在这里赞美刘备“举国托孤”的“心神无贰”,就越是有隐射讥刺西晋所得天下来路不正的巨大风险。因此,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下陈寿做出的评论,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能怀疑其客观性和正确性。至于康熙,对此史事发出讥评,很大程度出自现实的考虑,而非真正史家客观评判,可以理解,但不足为凭。

参考文献:

《华阳国志校注》

《史记》

《汉书》

《三国志》

《魏氏春秋》

《后汉书》

本文作者:秋姨讲历史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87365543269237252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刘备   诸葛亮   刘禅   陈寿   常璩   礼记   康熙   成都   三国演义   曹丕   四川   泰伯   三国志   东晋   孔子   南充   西晋   论语   儒家   罗贯中   艺术   春节家书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