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口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杨贵妃马嵬驿被缢杀,逼死她的真正凶手是谁?绝不是哗变禁军士兵(杨玉环之死家事)

网络整理 2022-06-03 最新信息


大唐天宝十四年(755年)十一月九日,安禄山站在高高的范阳城楼上,慷慨激昂地检阅兵马,发出了“入长安讨伐杨国忠”的震天怒吼,正式起兵造反。大唐帝国的主人,七十岁的唐玄宗李隆基,此时还在温暖如春的华清宫,与倾国倾城的杨贵妃莺歌燕舞,“渔阳鼙鼓动地来,惊破霓裳羽衣曲”!

七个月后的天宝十五年(756年)六月,在李隆基的胡乱指挥下,一代名将哥舒翰兵败潼关,叛军通向长安的门户洞开,长安再无可守之城、可战之兵。潼关失守的消息传到京城,皇帝李隆基惊慌失措,六月十三日早上天还未亮,带着杨贵妃、李唐皇室部分皇子皇孙及一众近臣,在三千余名禁军的护卫下,向西逃往蜀地而去,美其名曰“巡幸蜀中”。

杨贵妃马嵬驿被缢杀,逼死她的真正凶手是谁?绝不是哗变禁军士兵

两日不停歇地急行之后,六月十四日晚上,大队人马到达了马嵬驿(今陕西兴平县西)。两日来的随从护驾,一路风餐露宿、忍饥挨饿,一向养尊处优的禁军,对前往蜀地,深感前途吉凶未卜、路途艰辛,而自己的家人却都留在了长安,随行禁军将士的忍耐达到了极限,一时间怒气冲天,剑拔弩张!

禁军中的核心灵魂人物,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。这位几十年前跟随李隆基出生入死,参加过“唐隆政变”和诛杀太平公主集团军事政变的禁军将领,成为了禁军的元老统帅,其为人低调、生活简朴、敦厚诚实,深得禁军将士的拥戴。

陈玄礼见将士们的愤怒情绪达到了沸点,于是登高一呼,“国家今日的动荡,都是奸臣杨国忠祸乱朝纲所致,大家说要不要杀了杨国忠以谢天下,以安民心!”

“杀了杨国忠,杀了杨国忠!”禁军杀声震天动地!群情激奋的禁军,在陈玄礼的带领下,冲进了驿站杨国忠的住所,杨国忠被当场斩杀,数十把长刀将其砍得血肉模糊,并用长矛高举其首级,立于驿站门外。愤怒的禁军士兵,又迅速包围驿站,将杨国忠的儿子杨宣以及杨家姊妹的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一起杀死。

杨贵妃马嵬驿被缢杀,逼死她的真正凶手是谁?绝不是哗变禁军士兵

《资治通鉴》对这一事件,作了如下的记载:

丙申,至马嵬驿,将士饥疲,皆愤怒。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,欲诛之,因东宫宦者李辅国以告太子,太子未决。会吐蕃使者二十馀人遮国忠马,诉以无食,国忠未及对,军士呼曰:“国忠与胡虏谋反!”或射之,中鞍。国忠走至西门内,军士追杀之,屠割支体,以枪揭其首于驿门外,并杀其子户部侍郎暄及韩国、秦国夫人。

事件发展至此,禁军将士的怒火应当平熄、情绪也该平复了。但是,禁军士兵并没有就此散去,仍然聚集在驿馆前。李隆基得知禁军士兵哗变,杨国忠被杀之后,拄着拐棍走出房间,站到聚集的禁军士兵面前。落难之后的唐玄宗,没有了往日的天威,他没呵斥和责骂禁军将士,而是强装笑容,好言抚慰道:

“众位将士们,你们几日以来跟随朕,一路西行,辛苦了!杨国忠被杀是他咎由自取,朕不予追究!大家退下休息吧!”

禁军士兵仍然矗立在原地一动不动,这是无言的抗争!陈玄礼上前面露难色地开口道,“陛下,杨国忠伏诛,杨家人恐难再留,贵妃也是杨家人,禁军将士心中不安!请陛下为了天下社稷,将贵妃割恩正法!”

李隆基表情凝固了!他心乱如麻,痛如刀割!面前的禁军却是“杀!杀!杀!”的叫喊声响彻夜空。

片刻之后,李隆基大声喊了一句“朕当自处之!”,算是对禁军将士的交代。

几个时辰之后,杨玉环被高力士用帛带缢杀,年仅38岁。一代艳妃,香消玉殒!

杨贵妃马嵬驿被缢杀,逼死她的真正凶手是谁?绝不是哗变禁军士兵

整个事件从表面上来看,是随行护驾的禁军,因饥饿疲惫和对前途担忧产生不满,禁军首领陈玄礼则利用机会煽动情绪,引导了士兵集体哗变,从而逼死了杨贵妃。但细细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,就会发现,真相也许并非如此!其中疑点重重。

第一个疑点,哗变士兵杀了杨国忠之后,提出要杀杨贵妃,理由是她也是杨家的人,如果不杀了她,将来可能会给杨国忠报仇。杨玉环入宫以来,深受李隆基宠爱,但是她并没有恃宠而骄,更没有专权干政,祸乱朝廷,仅仅只做了一个后宫女人的本分,杀她并没有其它更好的理由。但是仅仅因为是杨家的人,就要被杀,道理上说不通,如果说担心她日后报复,那么逼迫皇帝杀了自己最心爱的后妃,就不担心皇帝日后报复吗?所以,杀杨贵妃另有其它的目的,不一定是禁军士兵的主意,一定是背后有人策划,借士兵的口表达出来而已。

第二个疑点,龙武大将军陈玄礼,是李隆基的嫡系亲信,几十年来忠心耿耿,低调淡泊,李隆基在开元初年,打压整治政变功臣时,一直都没有针对陈玄礼,他的地位和恩宠丝毫未减。一向谨慎的陈玄礼怎么会在这个关键当口,自作主张对自己追随了几十年的皇帝发难呢?陈玄礼平时看不惯杨国忠胡作非为,想趁机杀了他,符合常人逻辑,但是威逼皇帝杀了杨贵妃,就不符合常理了,这分明是在李隆基的胸口捅刀子!所以,陈玄礼不可能是这次哗变的主谋,背后一定还另有其人。

杨贵妃马嵬驿被缢杀,逼死她的真正凶手是谁?绝不是哗变禁军士兵

第三个疑点,禁军哗变的当晚,有一个关键人物一直没有露面,他就是太子李享。在这样重大关键时刻,一直以孝顺标榜自己的太子,最应当第一时间守在父皇身边,或劝慰士卒平息事态,或挡在皇帝面前拼死护驾!但是,他始终没有出现,这极不正常。太子没有出现,只能表明一个问题,他就是整个活动的策划者。

李享成为皇太子的十多年来,一直受到权相李林甫和杨国忠的打压陷害,皇帝李隆基对此采取放任态度,李享的太子生涯过得非常的憋屈,如履薄冰,战战兢兢,稍有不慎,就会掉下万丈深渊。安禄山造反,皇帝一行逃往蜀中避难,这是他摆脱困境自立门户的绝佳机会。

士兵哗变的第二天,李隆基一行正准备继续西行前往扶风时,关中百姓聚集在驿道上,集体请愿请求李隆基留下来,领导抵抗叛军。如惊弓之鸟李隆基,在禁军的护卫下,没有过久停留,而是命令太子在后面安抚百姓,自己绝尘而去。太子李享从此正式摆脱了李隆基的控制,与皇帝分道扬镳,改道向北,直赴朔方的灵武。

杨贵妃马嵬驿被缢杀,逼死她的真正凶手是谁?绝不是哗变禁军士兵

天宝十五年(756年)七月九日,太子李亨等人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。七月十二日,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,举行登基仪式,改年号为至德,推尊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。李享到达灵武的第三天,就急急忙忙登基称帝,就可以窥测出李享的内心,是多么地渴望脱离李隆基的控制而自立。

所以,从禁军士兵哗变,到诛杀杨国忠、逼死杨贵妃,再到老百姓拦道请愿,应当都是李享一手谋划的。身为太子的李享,要脱离李隆基的控制,离开京城长安前往蜀中的路上是绝佳的机会。但是要取得成功,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,就是除掉杨国忠。杨国忠是首席宰相,深得李隆基信任,前往蜀中路途的一切事务,均由杨国忠一手操控,而杨国忠与太子李享又结怨深重。有杨国忠在,李享难有机会离身,利用和煽动禁军,以谋反之罪杀了杨国忠,为下一步行动创造了条件。

杀了杨国忠之后,为什么还一定要杀杨贵妃呢?杀了杨国忠,等于是去除了李隆基的左膀右臂,而杀了杨贵妃才能从精神上彻底击垮李隆基。杨贵妃对于七十多岁的李隆基来说,几乎是全部精神寄托,杨贵妃一死,李隆基的精神支柱彻底坍塌,再也没有精神和信念与自己的儿子争夺天下的领地权了。当李享以劝慰百姓为由,离开李隆基并一去不返时,心灰意冷的李隆基没有强行劝留,而是下令分兵两千给太子李享,护送太子一行前往灵武,将重振大唐基业的大任,交给儿孙们去完成。

杨贵妃马嵬驿被缢杀,逼死她的真正凶手是谁?绝不是哗变禁军士兵

也有人认为李享策划煽动禁军哗变,根本目的就是针李隆基,就是直奔夺取皇位而去的,后来因为陈玄礼临时改变主意,选择仍然效忠李隆基,李享的最终计划才没能完全实现,不得已才选择前往灵武,脱离李隆基的控制以自立。这种说法不太可信。陈玄礼出于对国家前途的担心和对大唐的忠诚,选择与太子李享合作,诛杀杨国忠,逼死杨贵妃,帮助太子李享前往灵武,扛起平叛大旗。

但是,陈玄礼是李隆基的铁杆跟班,跟了李隆基几十年,以他的忠心不太可能做出直接针对李隆基本人不利的事情来。退一步讲,如果陈玄礼选择了与李享合谋,一起对付李隆基,他就绝不会再临时改变立场。如果这样的话,等于是既得罪了现在皇帝,又得罪了未来的皇帝,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就凶多吉少了!作为久经宫廷政变的陈玄礼来说,他不会如此低能。

所以,逼死一代美人杨贵妃的直接凶手,是哗变的禁军士兵,幕后的推手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,而真正的主谋则是太子李享。

Tags:杨贵妃   唐玄宗   杨国忠   陈玄礼   资治通鉴   李辅国   龙武   潼关   高力士   长安   韩国   哥舒翰   杨宣   兴平市   安禄山   太平公主   陕西   成都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