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口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从《大秦帝国之崛起》:解读秦昭襄王不为人知的一面(赢的简介)

网络整理 2022-05-09 最新信息

近日《大秦帝国之崛起》在央视热播,再现了秦国最重要的一位皇帝秦昭襄王在宣太后、魏冉、白起、范睢辅佐下,远交近攻,为秦国统一天下拉开大幕的恢宏画面。

虽然说秦昭襄王在位时间五十六年,是秦国最长的一位皇帝,也是很有作位的一位皇帝。无论看史书,还是看电视剧,秦昭襄王有计谋,有武功,但秦昭襄王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。

从《大秦帝国之崛起》:解读秦昭襄王不为人知的一面

第一,秦昭襄王是一位善于隐忍之王。秦昭襄王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燕国做人质了,那种寄人篱下的生活,秦昭襄王最有体会。虽然燕国与秦国离得很远,也不是邻国,当时也没有什么矛盾,但必竟是在别人家生活,与自己家还是不一样。燕国不会把秦昭襄王作为皇子看待,那是他们关键时刻所用的人质。所以说,从小在这种环境生长,秦昭襄王即使后来当不上皇帝,也会低调隐忍生活,否则随时就会成为别人的刀下鬼。

但秦昭襄王是幸运的,当他的同父异母哥哥秦武王与人比力气被鼎砸死后,秦昭襄王的机会就来了。秦武王死的很突然,而自己又没有儿子,一时间王位空缺,秦武王的几个弟弟开始争夺皇位。当时争夺皇位最厉害的两家,一个是惠文王后,一个是芈八子,也就是影视剧中的芈月,后来当上宣太后的那位。当时宣太后想立另一个儿子赢壮为帝。

从《大秦帝国之崛起》:解读秦昭襄王不为人知的一面

经过一场争夺,宣太后和他的弟弟魏冉占据了上风,但此时却出现变故了。当时秦国的邻国赵国非常强大,赵武灵王从自身利益着想,就想让在燕国做人质的秦昭襄王为王,立即把秦昭襄王从燕国接到赵国,并对秦国放出狠话,不让秦昭襄王为王,就将发兵与秦国开战。面对赵国逼迫,宣太后一看秦昭襄王和赢壮谁当皇帝都是自己的亲儿子,于是就答应了赵国要求。于是寄人篱下多年的秦昭襄王真正为王了。

当然秦昭襄王当王的过程中,他那个舅舅魏冉也起了一定作用。于是秦昭襄王自然封魏冉为宰相。宣太后认为秦昭襄王年龄小,就主持了朝政。秦昭襄王必竟离开秦国太长了,对秦国上下复杂环境根本不熟悉,面对天上掉的大馅饼,他也只能选择服从。于是宣太后与魏冉就开始清理朝廷那些不听话的皇子和臣子。秦昭襄王看在眼里,他内心很高兴,有这样亲妈为自己冲在前面,自己只要安心做皇帝就行了。

可是宣太后和弟弟魏冉势力越来越大,面对这种情况,秦昭襄王也在想亲政的事。但有老妈主持朝政,自己就无法亲政。秦昭襄王在燕国练就的“隐忍”之术不断提醒他,要耐住寂寞,看准时机再把权力夺回来,如果着急随时就会没命。可是宣太后和魏冉寿命很长,居然把持朝政三十六年之多,生生把秦昭襄王熬成五十多岁老头了。

机会终于来了,看着渐渐老去的老妈宣太后和舅舅魏冉,秦昭襄王也培植了很多自己的势力。当范雎出现并点明秦昭襄王时,他才意识到夺权的机会来了。于是又等了四年,才把老妈宣太后从台上拉下来,把老舅魏冉以及两个弟弟逐出秦国,他才真正有了王的大权。

第二,秦昭襄公是一个敏感猜忌之王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隐忍的前提是因为环境而至,隐忍时间长了,人的性格就会变,变得敏感猜忌。所以秦昭襄王真正掌握大权以后,他不想让秦国上下把自己看成是寄人篱下之人,也不想让人认为是借助老妈和老舅才得以登上皇位。他想向国人证明自己才是一代明主。所以这种敏感性也使秦昭襄王有自卑心理,从国家方面讲,他奋发图强,对于秦国大有好处。但从另一方面看,这种极度敏感的心理,也使秦昭襄王做了很多错事。

从《大秦帝国之崛起》:解读秦昭襄王不为人知的一面

首先是冤杀白起。白起这个人可是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战将,可以说没有白起,秦国统一之路就要往后延长,或者不可能统一六国。但白起是魏冉推荐的,秦昭襄王非常明白这一点。不过白起确实兢兢业业为了秦国,秦昭襄王也看在眼里,当然要重用白起。后来因为与赵国的一次战争,白起有病没去,秦昭襄王没听白起的话,战争失败了。当时秦昭襄王就想再用白起,但白起一句话让秦昭襄王很生气。白起大意是这样说的:“当初秦王要是按照我的计谋,不伐赵,就不会损兵折将了。”这句话正好点中秦昭襄王敏感的神经上,他最不愿意别人说他不行。

后来秦昭襄王强行让白起出征,但白起称病不去了,然后秦军接连败退,秦昭襄王自然就把怒气发在白起身上,让白起自杀了。

再一个就是范睢,这可是秦昭襄王身边的大红人,为秦昭襄王出了很多计谋,特别是“远交近攻”策略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。但后来范睢介绍的两位将官郑安平和王稽,一个投降,一个通敌,秦昭襄王就猜疑范睢了。范睢这样聪明的人,最了解秦昭襄王,于是赶紧辞官回家养老去了。

第三,秦昭襄王是一个凶狠残忍之王。很多人会问,秦昭襄王当时把宣太后、魏冉免了职,并没有杀死,应该是一个宽厚的君主。一来宣太后是秦昭襄王的亲妈,二来宣太后与魏冉确实为秦国做出了贡献,他们并不是后来那种篡权式的把持朝政,这一点秦昭襄王比谁都明白。从总体上看,秦昭襄王还算一个宽厚的明君,但寄人篱下的经历,长期的隐忍,秦昭襄王凶狠会暴发出来。在对外战争上,就能看出秦昭襄王凶残的一面。

从《大秦帝国之崛起》:解读秦昭襄王不为人知的一面

秦赵之间的战争很长,按理说秦昭襄王对赵国应该有恩,当年没有赵武灵王或许就没有秦昭襄王的今天,但恰恰秦昭襄王对待赵国却毫不留情,长平之战坑杀了四十万投降赵军。虽然后来史书为秦昭襄王解脱,认为不杀这些赵兵就会谋反,但真会发生这种事吗?真正的原因在于秦昭襄王是一个记仇的人。赵武灵王让秦昭襄王接位是假,压制秦国是真。后来赵国又多次在秦昭襄王亲政后发生战争,使秦昭襄王没能充分发挥出自己能力,而且还战败多次,秦昭襄王自然就产生怨恨。这种怨恨时间长了,就会在战争中体现出来,所以坑杀四十万赵军虽然是白起干的,但与秦昭襄王默许有关。另外,秦魏、秦韩等战争,也杀了很多投降的将士。表面看巩固了秦国霸主地位,但不能否认其残忍的一面。

以上只是根据史料对秦昭襄王作了一个侧面分析,当然历史久远,很多史料还需要进一步考证。

更多精彩历史探秘,请关注头条号“泥腿看客”。

文中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。

Tags:魏冉   大秦帝国之崛起   赵武灵王   范睢   白起   宣太后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