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口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

网络整理 2019-05-20 最新信息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

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(一)

文 | 郭英德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

引子:双面周瑜

阅读周瑜,首先要做一个区分,就是历史上的周瑜和《三国志演义》小说中的周瑜相比较,即使不说完全不一样,至少也是不完全一样的。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

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位相貌英俊、风流倜傥、才华横溢的军事统帅,有“王佐之资”。更重要的是,他性格上不仅“胆略兼人”,而且宽宏大度,“性度恢廓”,“雅量高致”,“折节容下”,“谦让服人”。

东吴老将程普对周瑜有一段评价,说:“与周公瑾交,若饮醇醪,不觉自醉。”(《三国志·周瑜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)意思是,人们和周瑜交往,就像喝了很醇厚的老酒一样,不知不觉地就醉了。老酒是大米酿的,喝起来很顺口,很舒服,喝醉了也没感觉,不像烈酒那么冲。人们和周瑜交往,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,所陶醉。

正因为如此,唐宋时期,周瑜成为许多文人士子追求和歌颂的明星偶像,他们甚至把周瑜引为自己的榜样。比如李白《赤壁歌送别》写道:“二龙争战决雌雄,赤壁楼船扫地空。烈火张天照云海,周郎于此破曹公。”胡曾《赤壁》诗写道:“周郎开国虎争时”,“已挫英雄百万师”。戴复古《赤壁》诗也写道:“千载周公瑾,如其在目前,英风挥羽扇,烈火破楼船。”尤其是苏轼的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,更是千古传诵:“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”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

但是,阅读《三国志演义》小说,其中的周瑜形象给人截然不同的印象。在小说中,周瑜既有雄心大志、雄才大略的英雄品格,又有心胸狭窄、冲动急躁的个性特征。这两种似乎不相协调的特点,在小说中竟然统一在周瑜身上,使周瑜形象成为一个“双面人”。

那么,一个人物形象有没有可能同时具有这样两不协调的性格因素?如果有,它们是如何协调起来的?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种性格不相协调的人物形象?这种人物形象又能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?带着这样的问题,去阅读和理解《三国志演义》小说中的周瑜形象,可能会有一些新的体会。

当然,前提是一定要把历史上的周瑜和小说中的周瑜区分开来,要不然阅读时会一直受到一个思维定势局限:历史上的周瑜是那么记载的,小说怎么能这么描写呢?其实这是一个“伪问题”。我们应该这么提问:《三国志演义》小说已经塑造了这么一个周瑜形象,他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,而不是历史上那个周瑜了,那么应该怎么看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?

有些读者在阅读小说中的周瑜形象时,会不自觉地把历史上的周瑜和小说中的周瑜搅和在一起,总觉得小说要么抬高了周瑜,要么贬低了周瑜。实际上,小说文本流传到现在,至少已经六百多年了,现在阅读的周瑜,已经不是历史上的周瑜,而是《三国志演义》小说为读者提供的周瑜,我们应该以小说文本为依据去审视这个独具风神的人物形象。

雄心大志的辅臣:“腹隐安邦定国之谋”

得人者昌

与历史人物周瑜比较吻合的是,《三国志演义》小说中的周瑜形象有两个基本的英雄品格:他既是一位具有雄心大志的辅臣,也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统帅。正如小说叙事者所称道的:“胸藏纬地经天之术,腹隐安邦定国之谋”(卷三《孙策大战太史慈》)。

作为一位年轻的政治家,周瑜高瞻远瞩,雄心大志,始终把辅助孙策、孙权建立帝业作为自己明确的政治目标。

在这一点上,周瑜是可以和诸葛亮相媲美的,他们都有雄心大志,都想要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,都是一种辅臣似的英雄,军师似的英雄。他们不想当帝王,不像曹操、刘备那样怀有帝王之才、帝王之志,而是辅臣之才、宰相之才,有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远大志向。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

周瑜和孙策从小就是很要好的朋友。孙策丧父后,暂时依附袁术,但心中对袁术不满,于是用朱治之策,借兵往江南自立。走到历阳这个地方,恰好遇上周瑜,周瑜当即向孙策表态:“某愿施犬马之劳,共图大业。”(卷三《孙策大战太史慈》)

他们“共图”的是什么“大业”呢?就是在汉代末年诸侯争霸、群雄争鹿的情况下,不仅仅分一杯羹,发展自身的势力,而且要成为一方诸侯,乃至实现统一天下的志向。

这一年孙策21岁,周瑜与孙策同年,也是21岁,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。周瑜初露政治抱负,就择定了自己一生的政治道路,这就是辅佐孙氏建立“帝基”,开创帝业。

而要建立“帝基”、开创帝业,首要的条件是什么呢?周瑜非常明白,最重要的是人才,他说:“方今英雄并起,‘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’。”(卷六《孙权领众据江东》)

群雄之争,首先是人才之争,这是周瑜非常明确的认识。所以他第一次见到孙策,取得孙策的信任以后,就向孙策推荐了江南名士张昭和张纮。

尤其是张昭,后来成为东吴的文臣之首,东吴朝廷的武将之首或者说文臣武将之首,则是周瑜。建安五年,孙策临终时对母亲和弟弟孙权说:“但内事不决,可问张昭;外事不决,可问周郎。”“内事不决”,就是治理朝廷内部的人际关系、内在事务,张昭是最好的人才,而张昭正是周瑜推荐的。

当孙策去世时,周瑜26岁,孙权问他治国方略,他明确表示:“须得高明远见之士,以佐将军,江东自定也。”所以他又向孙权推荐了一位重要的人才,就是鲁肃,说:“此人胸怀韬略,腹隐机谋。”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

鲁肃这个人物在《三国志演义》小说里被写得好像有点平庸,有点老实,有点厚道,有点不起眼,甚至有点傻气。他主要像外交官一样在刘备一方和孙吴一方之间穿梭来往,两边讲和,像是一个大使级的人物。

实际上不是这样的。无论是从历史上来看,还是从小说中的具体表现来看,鲁肃都是继周瑜去世以后东吴的首要人物,宰相级的人物。

而且,在所有东吴诸臣之中、文臣武将之中,鲁肃和周瑜最同心同德,具有共同的建立“帝基”的志向,也是最能够懂得和体谅孙权的志向和野心。在东吴诸臣中,从整体的战略上、在全局上能够把握东吴的政治方向、政治目标的,是周瑜和鲁肃。尤其是鲁肃,把舵把得更稳健,更坚决。

周瑜亲自去请鲁肃时,力劝他不要听刘子扬之言投郑宝,而应该出仕孙权。他说:“承天运代刘氏者,必兴于东南,推步事势,当其历数,终成帝基,以协天时,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驽(骛)之秋。”(此语又见《三国志·鲁肃传》)周瑜早就认定,跟着孙氏兄弟必能成就一番开天辟地、建立帝基的大事业。

而鲁肃一出山,就向孙权提出这样的政治大略:“汉室不可复业,曹操不可卒除。为将军计,惟有鼎足江东,以观天下之衅。……竟长江所极,据而守之,然后建号帝王,以图天下,此高帝之业也。”(卷六《孙权领众据江东》)凭借长江,划江而守,然后伺机北伐,取得天下,这真是一番绝好的议论,可与诸葛亮“隆中对策”相媲美。

鲁肃提出的这个政治目标,实际上也是周瑜的目标。鲁肃之所以受到周瑜的器重,周瑜临死时推举他接替自己担任大都督,就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政治志向和政治目标。实际上,正是周瑜和鲁肃,在汉末大动乱时代为整个孙氏政权提出了明智的政治抉择。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

周瑜分别向孙策、孙权两次推荐重要的人才,这体现出周瑜以人为本、以人才争天下的政治谋略。

纵观汉末诸侯之争,其实就是人才之争,所谓“得人才者得天下,失人才者失天下”。袁绍、袁术、刘表、刘璋等一批曾掌握实权、独霸一方的诸侯,都因为不会用人,终归失败,而曹操、刘备、孙权等都因为手下各有一批能人贤才相辅佐,才得以脱颖而出,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。

所以周瑜为孙氏政权做的最好的工作,就是得人才这个工作。正是因为周瑜从根本上指出人才为立国之大政,孙权一旦成为一方之霸以后,首先做的就是招揽人才,“连年以来,你我相荐,遂得数十人”,“共相辅佐,由此江东人物,天下称之”(卷八《孙权跨江破黄祖》),这就为日后三分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这应该归功于周瑜最早定下的这个政治谋略,而且自己率先做出推荐人才的行为。

建立帝基

周瑜一生始终坚持辅佐孙氏建立帝基、开创帝业的政治目标,所以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以这个政治目标作为出发点的。

建安七年,曹操命孙权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朝廷做官,实际上是作为人质借以要挟孙权。张昭等人觉得曹操势力太大,应该照他说的这么做。

但是周瑜坚决不同意,他对孙权说,如果应从了,“便见制于人”,顶多您只能封侯,“仆从十余人,车数乘,马数匹”,这怎么跟“南面称孤道寡”同日而语呢?你本来和曹操是平起平坐的一方诸侯,一旦称臣于他,就失去了自己的地位(卷八《孙权跨江破黄祖》,《三国志·周瑜传》引《江表传》略同)。

这件事显示出周瑜之所以在“外事”上比张昭更有远见卓识,不是因为别的,就因为他始终保持辅佐孙权称霸天下的雄心大志。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

建安十三年,曹操袭取襄阳、江陵之后,率83万大军,号称百万,水陆并进,约孙权“猎于江夏,共伐刘备,同分汉土,永结盟好”(卷九《诸葛亮舌战群儒》)。这时江东大臣如张昭等纷纷提出投降的建议,“以为万安之策”,好歹不失我江东之地。只有鲁肃独持异议,并请诸葛亮前来下说词。但是孙权仍然犹豫不决,他既不愿放弃南面为王的地位,又对曹操大军心有恐惧。

这时周瑜任大都督,镇江东水陆军马,正在鄱阳湖训练水军。他立刻赶到柴桑郡,旗帜鲜明地反驳各位文臣的见解,说:“此迂儒之论也!且江东自破虏将军开国以来,今历三世,安可一旦而废之?”

周瑜认识到,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臣服于曹操的问题,而是丧失自己的政治地位、放弃自己的政治目标的大问题。周瑜更看重的是建立“帝基”的政治目标,他认为,只要你能坚持这种政治目标,你就有自己的地位;你失去这种政治目标,就没有自己的地位。这是东吴的根本利益。

接着周瑜力劝孙权抗曹:“操托名汉相,实为汉贼。将军以神武雄才,兼仗父兄余业,据江东之地,方数千里,兵精粮足,英雄云集,当横行天下,为国家除残去秽。况曹操自送死耳,岂可降之耶?”(这段话又见于《三国志》)

周瑜还决绝地表示:“某与将军决一血战,万死不辞!”孙权也因此尽释所疑,决心抗曹(卷九《周瑜定计破曹操》)。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

当东吴处于危难之际,是周瑜坚持了正确的政治立场,为东吴的前途指明了方向,也为东吴君臣抗击曹操大军坚定了信心,激励了士气。

周瑜始终把东吴的利益摆在第一位,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,为了实现这种政治目标,他处心积虑、呕心沥血。对此,孙权看得很清楚,他曾推心置腹地对周瑜说:“子布(指张昭)无谋,各顾妻子,挟持私虑,深失于所望。独卿及子敬与孤同耳,天以卿二人赞孤也。”(卷九《周瑜定计破曹操》)

知遇之感

那么,周瑜为什么如此忠心耿耿地辅佐孙氏政权呢?

我觉得,首先是因为乡邦之谊。周瑜的故乡是庐江舒城,也就是现在安徽庐江县一带。他生在江东,长在江东,当然有责任、有义务要辅助东吴政权。

其次,更重要的是对孙策、孙权的“知遇之感”。在这一点上,他与孙氏政权之间的关系,就像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关系一样,都鲜明地体现出“士为知己者死”的传统观念。

周瑜在群英会上对蒋干说:“大丈夫处世,遇知己之主,外托君臣之义,内结骨肉之恩,言必行,计必从,祸福共之。假使苏秦、张仪、陆贾、郦生复出,口似悬河,舌如利刃,安能动吾铁石之心也!”(卷九《群英会瑜智蒋干》)这应该是他的真心话。

周瑜之所以这样说,是有原因的。孙策的父亲孙坚讨伐董卓时,移家到周瑜的故乡舒城,周瑜和孙策两人同一年出生,从小交情密切,结为兄弟。周瑜比孙策小两个月,所以“以兄事之”。后来他们又分别娶乔国老的两位女儿大乔和小乔为妻,这就是周瑜所说的“外托君臣之义,内结骨肉之恩”。

因此,孙策死后,吴夫人嘱托周瑜:“江东之事,全仗公瑾。愿无忘伯符之言,则孙氏举族荷戴矣!”周瑜拜伏于地:“敢不效犬马之力,继之以死乎!”

孙权也对周瑜说:“权愿不忘先兄之言,明公训诲。”周瑜再次顿首:“某以肝胆涂地,以报相知之恩。”(卷六《孙权领众据江东》)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

在中国古代,“知遇之恩”之所以对士人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,是因为它为士人的自我实现创造了最佳选择。对中国古代的士人来说,“知遇之恩”促成了情志与才智的互动,自我才智的发挥产生了巨大的人生幸福感和成就感,它成为人生追求的一个高层次的目标。

三分天下,群雄争鹿,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,每个人都面临着多种选择。各种选择都有成功的可能性,也都有失败的可能性。在这个时候,重要的问题不是能不能选择成功,而是能不能选择一个很好的君主,能够充分地信赖你的君主,以便“言必行,计必从”,充分地施展你个人的才华,实现你个人的价值。作为一个士人,他本身不是要夺得天下的,而是要在这种夺取天下的过程当中展现自己的才能,实现自身的价值。

对周瑜来说,东吴孙氏政权的确给他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,提供了一种充分施展才华的极大的可能性。周瑜远大的政治目标,始终不是盯在东吴一地,他始终把东吴看成一个国家,一个朝廷,他觉得以东吴的势力一统天下是有着充分的可行性的。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

在当时,汉朝还是完整的一个王朝,曹操的办法是打着汉朝的旗号来推行他一系列的政治措施、军事措施,这是曹操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的做法。作为东吴一方,虽然势力相对其他的几路诸侯要强大,但已不可能再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了。以曹操的势力,东吴孙氏政权也不可能直接跟他抗衡。东吴政权能够做到的,就是第一步坚守东吴一地,建立独立的、稳固的根本之地,所谓“帝基”;然后再进一步,才是进取中原,取得天下,建立帝业。

对周瑜来说,这是很好的施展才华的一种前景,更不用说孙策、孙权先后都把周瑜看作心腹之人,非常重用他、信赖他,他的政治舞台非常宽阔。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,他愿意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
周瑜进攻南郡时,受了箭伤,疼痛异常,饮食俱废,众将都不愿出战,想要退兵回江东。这时周瑜说:“大丈夫既食君禄,当死于战场,以马革裹尸还,幸也!岂可为吾一人,而废国家之大事乎?”于是坚持披甲上马,与曹军对阵(卷十一《诸葛亮一气周瑜》)。东吴此时并非“国家”,而周瑜却把它看成是一个国家,愿意为之“死于战场”,这是他一贯的想法,也是他一贯的信念。

在赤壁大战中,周瑜的政治理想得到了充分的实现,而周瑜在东吴的“辅臣”地位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巩固。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

赤壁大战之后,为了吴国的根本利益,周瑜协助孙权进一步明确和制定了建国方略:一是北拒曹操,始终把曹操定为主要的抗击对象;二是既联合刘备集团,又设法限制刘备集团力量的发展壮大。

这一方略,在很长的时期里决定着东吴的根本大政和发展方向。周瑜本人也正是在辅助孙权制定和实践这一方略的过程中,展示自己的雄心大志,发挥卓越的辅臣作用。为了报答“知遇之恩”,为了共创帝国大业,周瑜最后劳累过度,英年早逝。

文章转载自公众号:京师文会

往期回顾: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一):正直真诚的猛将兼莽汉——张飞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二):正直真诚的猛将兼莽汉——张飞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三):正直真诚的猛将兼莽汉——张飞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四):正直真诚的猛将兼莽汉——张飞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

文章作者

郭英德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,从事古典文学研究,在戏曲小说、散文史、古典文献、学术史等方面卓有建树。著有《中国四大名著讲演录》《读三国 说英雄》等。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

特别鸣谢

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

敦和基金会

郭英德老师讲《三国演义》(五):雄姿英发的年少周郎——说周瑜

章黄国学

有深度的大众国学

有趣味的青春国学

有担当的时代国学

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

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

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

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

微信号:zhanghuangguoxue

文章原创|版权所有|转发请注出处

公众号主编:孟琢 谢琰 董京尘

责任编辑:邓若雪

专栏画家:黄亭颖

部分图片来自网络

本文作者:章黄国学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92668960271237639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周瑜   三国演义   孙策   赤壁之战   历史   读书   孙权   张昭   大业   袁术   太史慈   赤壁   三国志   小说   李白   汉朝   裴松之   不完美妈妈   小乔   刘备   程普   政治   苏轼  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