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口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解析西汉“七国之乱”:真的像晁错说的反叛无法避免吗?(吴楚七国之乱是哪七国)

网络整理 2022-05-17 最新信息

导语:西汉初年爆发的吴楚七国之乱,一直是研究西汉历史的大热门,至于爆发“七国之乱”的原因,更是千百年来众说纷纭。公子认为,七国之乱并非是蓄意谋反,而是汉景帝、晁错过激的“削藩”政策,才是这场叛乱的根本原因。

解析西汉“七国之乱”:真的像晁错说的反叛无法避免吗?

西汉初年疆域图


汉景帝三年(公元前154年),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七国起兵反叛,史称“七国之乱”。这场叛乱对西汉产生了深远影响,直接导致了诸侯王的权力进一步削弱,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。更导致了汉初施行的“郡国并行制”向诸侯王国向郡县化转变。

因此,搞清楚“七国之乱”的真正诱因,也成为研究西汉历史,研究西汉政治体系的关键因素。探寻“七国之乱”的真正原因,就要清晰两个基本问题:

吴王刘濞是否早有反心,这场叛乱是否是准备已久的造反。晁错判断的削藩会反,不削藩还会反的判断是否得当。如果不施行过激的削藩之策,继续施行文帝时期温水煮青蛙之策是否能避免这场动乱。

公子通过研读史料,发现传统意义认为的吴王早有反心,晁错的削藩之策,不过是吴王刘濞起兵造反的借口,这样的论断过于牵强,难以自圆其说。因此得出个人结论是,汉景帝和晁错的“削藩”之策过于激烈,釜底抽薪,逼的吴楚等诸侯王为求自保,人人自危之下才不得不反,这才是这场叛乱的根本原因。

始于汉景帝分封诸子

高皇帝刘邦八子,汉惠帝刘盈继位为帝,剩下七子在刘邦活着的时候,通过剿灭异姓诸侯王就完成了分封。汉惠帝没有留下子嗣,就没有分封问题了。汉文帝四子,汉景帝刘启继位为帝,只需要分封三个儿子,问题不大。

解析西汉“七国之乱”:真的像晁错说的反叛无法避免吗?

汉景帝 剧照


而到了汉景帝时就不行了,除了一位皇位继承人,还有十三个儿子需要分封。在“七国之乱”前,汉景帝通过收回收回绝嗣除国的诸侯王土地,分别封刘德于河间,封刘彭祖于广川,封刘阏于临江,封刘馀于淮阳,封刘非于汝南,封刘发于长沙。但剩下七子的封地就一时没法解决了。如果按照旧制一位诸侯王封三郡之地计算,朝廷就需要拿出二十一郡才能把剩下的七子全部分封。

当时受朝廷直辖的只有十五郡,这十五郡是朝廷税收的主要来源,还包括皇后、公主的封邑和列候的食邑。因此这十五郡不可能划出去分封。汉景帝就面临着不封无法安置剩余诸子,分封无地可封的难题。因此汉景帝就把目光瞄上了现存的诸侯王身上。

汉朝初年,全国有五十九郡。自开国以来分封的十个诸侯王就占据了四十二郡,全部人口加起来有八百五十余万。而当时的全国才一千三百余万。即使经过变故,在汉景帝实行“削藩”前,各地诸侯王还占据着三十八郡。朝廷和各地诸侯王相比,无论是土地,人口,经济实力,都处于劣势。

于是汉景帝考虑到,削夺当前诸侯王的封地,既能解决剩余诸子的封地问题,又可以消除当前诸侯王带来的隐患,一举两得。还有这些诸侯王们和汉景帝一脉的血缘已经疏远,动起手来毫无顾忌。


解析西汉“七国之乱”:真的像晁错说的反叛无法避免吗?

汉景帝和晁错 剧照


因此,无论是出于分封诸子的现实考虑,还是消除隐患的长远考虑。晁错所上的《削藩策》都是汉景帝所需要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朝廷平定“七国之乱”后,汉景帝没有分封的七个儿子,除了短命的临江王,全部分封在吴楚两国的故地。以此,这也说明了汉景帝诸子分封和吴楚七国之乱存在很深的因果关系。

汉景帝、晁错操之过急,

中央朝廷和地方诸侯的矛盾,由来已久,并非汉景帝一朝才有的现象。便观整个古代这种现象不绝于史。问题的关键在于朝廷如何处理与诸侯王之间的关系。如果处理得当,地方诸侯王可以为国家政权稳定,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。反之,就会引起社会动荡,战乱不断。

在如何对待诸侯王问题上,汉景帝当时有三个选择:

继续实施汉文帝时期,贾谊提出的“众建诸侯而少其力”的策略。等着诸侯王绝嗣除国,朝廷收回封地。或者诸侯王骄奢淫乱,违犯制度律法时,名正言顺的夺其封地,除其爵位。采取晁错提出的《削藩策》,强行削藩,从根源上彻底解决。

“众建诸侯而少其力,力少则易使以义,国小而亡邪心”。就是让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,再分割封给自己的子孙,到无地可封时截止。这样诸侯王的封地越分越小,歪心思也就随着实力变弱而胎死腹中,解除了对朝廷的威胁。

解析西汉“七国之乱”:真的像晁错说的反叛无法避免吗?

吴王刘濞 剧照


更因为诸侯王分出来的土地,是给了自己的子孙,而不是给外人。从而避免了和朝廷的敌对。汉景帝如果继续施行这个策略,还能以此让自己的儿子参与分割,从而获取封地。而汉武帝时期颁布的《推恩令》就是在这一策略的基础上加以完善的,由此可见这一策略是最为稳妥有效的方法。

第二种方法也较为稳妥可行,正如汉景帝继位初期的做法,收回绝嗣诸侯王的封地,可以逐步解决封地不够的问题,还能起到消除隐患的作用。等到诸侯国内部出现问题时,朝廷占据大义,以“上合天意,下顺民心”之名除其王爵,收回封地。等待时机,逐步蚕食,避免国家动荡。

而第三种采用晁错的削藩之策,首先就违背了先帝的成法,在以孝治国的西汉,一旦实施起来,不仅会招来朝野和地方的非议,更会使汉景帝政权的合法性遭到质疑。另外,必然会逼反诸侯王,使诸侯王同仇敌忾反叛朝廷,战争将无法避免,稍有不慎就有亡国之祸。

但是汉景帝最终还是选择了晁错的削藩之策。也许,在他看来,前两种方法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,并且耗时日久,成效难料。晁错当时在朝廷的权势如日中天,身为汉景帝的潜邸之臣,根据汉景帝的心理需求,提出削藩之策,这也有很大关系。

解析西汉“七国之乱”:真的像晁错说的反叛无法避免吗?

晁错 剧照


据《汉书·晁错传》记载,晁错因精通谋略,被汉文帝拜为太子家令,又因为能言善辩被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视为谋主,言听计从。汉景帝继位后,任命晁错为内史,位列九卿。经常向汉景帝单独建言,每次都被汉景帝所采纳。以致使当时朝廷的政策法令很多都是晁错制定的,这就让朝廷的许多公卿大臣不满。

晁错掌管的内史与太上庙比邻,出入需要绕行很不方便,晁错竟然擅自在庙墙上开了两个门。丞相申屠嘉知道后大怒,欲请奏汉景帝让廷尉诛杀晁错。晁错闻信后连夜进宫面见汉景帝。这等近似挖祖坟之事,汉景帝反而为晁错辩解:“只是把外墙毁了,没有损坏庙垣,没有违反律法”。申屠嘉大怒,随后就“遂发病死”。除去申屠嘉后晁错更加尊贵,马上升任御史大夫,位列三公。

晁错向汉景帝进献《削藩策》,明确指出:“吴王刘濞早有反心,今削亦反,不削亦反。削之,其反亟,祸小不削之,其反迟,祸大。”并且指出若不施行将“天子不尊,宗庙不安”。对于这种政治风险极大的政策,汉景帝还是心有顾虑。于是就召集公卿、列候、宗室廷议。结果就是只有窦婴“不识时务”,据理反对,其余人皆是“莫敢难”。毕竟丞相申屠嘉还尸骨未寒,前车之鉴,谁敢得罪晁错?窦婴因此而得罪晁错,如果不是吴楚七国发难及时,恐怕也难逃毒手。

解析西汉“七国之乱”:真的像晁错说的反叛无法避免吗?

魏其候 窦婴 剧照


我们可以想象,这个计策如果是别人提出的,汉景帝很可能认为献策者是包藏祸心,不予采纳。即使召开廷议,群臣也必然反对。这种风险高把握小的计策如何能作为国策。再者这个计策一旦施行,必然引起皇室内部混乱,危及公卿大臣的身家性命。另外,众诸侯王们在朝廷安插的耳目,或者交好的大臣必然坚决反对。这样的话,即使汉景帝也必然无法强行实施。毕竟先安内,再攘外。

事情发展的结果就是,在汉景帝和晁错的强强联合下,使“削藩”之策迅速实施。公元前154年,汉景帝借淫乱、藏匿盗贼、僭越规制等各种罪名,先后剥夺了楚王刘戊的东海郡、赵王刘遂的常山郡、胶西王刘印的六个县。并且越演越烈,当要剥夺吴王刘濞的会稽郡、豫章郡时。矛盾彻底爆发,吴王刘濞联合楚、赵、胶东、胶西、淄川、济南六国以“诛晁错,清君侧”的名义起兵,和朝廷兵戎相见。在朝廷准备不足的情况下,汉景帝先杀晁错,消除吴楚七国起兵的借口作为缓兵之计。战争开始晁错就成了牺牲品。

解析西汉“七国之乱”:真的像晁错说的反叛无法避免吗?

西汉初年爆发的“七国之乱”朝廷和吴楚联军用兵线路图


值得一提的是,晁错的父亲听闻晁错所上的《削藩策》时,特地从老家赶到长安,当面斥责晁错:“侵削诸侯,疏人骨肉,口让多怨,公何为也?”当看到晁错依然坚定削藩时,晁错之父随即服毒自杀。虽然晁错之父的这一行为有为自己家族着想的成分,也透露出了民间对此事的看法和态度。如果晁错之父在乡间听到都是好话,也不会千里迢迢赶到长安,当面训斥晁错,无果后服毒自杀了。

“今诸侯或连城数十,地方千里,缓则骄奢易为淫乱,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京师。今以法割削,则逆节萌起,前日晁错是也”——主父偃 汉


“吴楚七国亟削则必反,缓削则可以不反”。“濞以壮年受封,至是垂老矣,宽之数年,濞之墓拱,则首难无人。错不忍数年之缓暇,欲急具攻,而踯躅为之,身陨国危,取天下笑”。——张燧 明


由此可见,汉景帝和晁错的操之过急,轻率行事,是导致“七国之乱”的根本原因。实际上,汉景帝初期,七国之中只有吴国实力最强,也只有吴王刘濞有号召力,在众诸侯王中最具威望。赵王、楚王、齐地四王都是平庸之辈,并且胸无大志。当时刘濞已经是花甲老人,时日无多。完全可以等刘濞死后,再行谋划。

解析西汉“七国之乱”:真的像晁错说的反叛无法避免吗?

平定“七国之乱”的名将—条候周亚夫


更何况对待吴王刘濞的问题上,还可以遵循汉文帝时的旧例,“削起雄心而待其自敝”,采用以静制动,待机而动,绝不率先发难的策略。汉景帝任用周亚夫、窦婴为将平定“七国之乱”后。最终还是回到了,汉文帝时期执行的“众建诸侯而少其力”的旧制上,再无反复。由此也说明当时施行的强制“削藩”之策并非明智之举。

七国并非早有不臣之心,蓄意谋反

强制“削藩”主要是因为吴王刘濞蓄意谋反,后来吴王刘濞率领其余六国反叛,似乎证实了晁错的判断的准确性。当时汉景帝和晁错认定吴王刘濞早有谋反之心主要有三个理由:

“即山铸钱,煮海为盐”。为造反储备资金“诱天下豪杰”。为谋反进行人才储备“诈称病不朝”。无视朝廷法度和天子威严

在刚爆发“七国之乱”时,汉景帝曾经召见过袁盎。这位做过吴国丞相的老臣,当时就对以上三点做过反驳和解释。吴国确实有煮盐、铸铁之利,但并不足以使天下豪杰归附,跑到吴国的人都是一些,没有产业的流民,到了吴国之后也是干的最辛苦的粗活。

煮盐、铸铁发展地方经济,免除境内百姓赋税,响应朝廷政策,为全国的经济发展,国家富强做出贡献。如此利国利民之事扯到蓄意谋反上是不成立的。至于吴王刘濞长期“称病不朝”,原因还是汉景帝做太子时,因为一盘棋把吴王刘濞的太子给杀了。当时汉文帝因不占理,就体谅了刘濞晚年丧子的心情,加上年老,就赐予王杖,免于朝见。既然汉文帝时期就有旧例,当时刘濞的年龄更大长途颠簸,免朝也在情理之中。

解析西汉“七国之乱”:真的像晁错说的反叛无法避免吗?


再以当时的局势来看,文景之时开创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。在此之前因长期战乱,民心思定,这时起兵反叛根本没有群众基础,于中央朝廷对抗更是以卵击石。

同时,通过经过文帝、景帝两代皇帝推行“以亲制疏”的政策,已经培养了一批新的至亲诸侯王拱卫朝廷。而以吴楚为代表的旧封诸侯王势力正在逐步衰弱。

另外,济北、淮南之乱的结果,证明了朝廷平定诸侯王叛乱的军事实力和坚定决心。对于这些因素,吴王刘濞不可能没有考虑过。因此,刘濞纵然有谋反之心,也绝不会在局势越来越不利的情况下仓促起兵,以致使身败名裂,死无葬身之地。

更何况此时的刘濞并没有老到昏聩的地步,从《史记》记载中可以看出,这位二十岁封王,领三郡五十三城,并将其治理到令朝廷忌惮地步的诸侯王,并非资质平庸之辈。刘濞与文景两帝斗智,起兵时号令诸侯王共同举事。也可以从中看到刘濞晚年时仍然神志清晰,极具谋略。所以没有被逼到绝路,刘濞是不会做出如此不智的决定的。

汉景帝和晁错施行“削藩”之策时,要强行剥夺吴国的会稽郡、豫章郡,而这两个郡是吴国的根基,有一就有二,下一步也许最后一个郡也保不住了。在朝廷的釜底抽薪之下,吴王刘濞为求自保,被迫联合其他被剥夺封地的诸侯王,向朝廷起兵宣战。至于朝廷诛杀晁错之后,七国并未罢兵。是因为既然已经背上犯上作乱的罪名,再加上汉景帝的刻薄寡恩。即使罢兵也没有好下场,还不如继续下去拼一拼,也许还有攻入长安的可能。

解析西汉“七国之乱”:真的像晁错说的反叛无法避免吗?

西汉“七国之乱”时军队作战 剧照


从吴楚七国仓促起兵,因准备不足,仅三个月就被平定中看以看出,在“削藩”之策实实施后,起兵响应的六个诸侯国,都是被朝廷强行“削藩”,剥夺封地,触及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。《史记》中明确记载,在朝廷“削藩”波及吴国时,刘濞才派人联络共同起兵,并且此时的胶西国内还意见不统一。

值得一说的是,在平定“七国之乱”时,文帝、景帝两代帝王新封的诸侯王,在平叛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其中梁王刘武出力最多。说明朝廷新封的诸侯王势力足以制衡旧封诸侯王,只要不是朝廷决策出现重大失误,不可能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叛乱。

公子结语

汉朝初年的郡国并行制,只是特定时期的权宜之计,郡县制的施行是大势所趋。并且汉景帝最终平叛成功,就认定吴王刘濞是蓄意谋反。更不能断定“晁错”削藩之策,越早实施越好。公子认为这场声势浩大的“七国之乱”,虽然只有三个月就被平定了。却是可以完全可以避免的叛乱的发生的,只因晁错当时权倾朝野,无人敢于反对。汉景帝偏听偏信,君臣二人急于求成,力求快速解决诸侯王问题。才最终导致了这场叛乱的发生。

如果采用“重建诸侯去其力”的稳妥政治手段,分化瓦解。也不至于发生战争,完全可以和平有效的解决诸侯王问题。历史证明汉武帝时期,在“众建诸侯而少其力”上完善的《推恩令》才是解决诸侯王问题的最佳手段。而不是盲目“削藩”。

本篇文章是公子一家之言,如有不同看法或观点,欢迎下方留言,我们一起探讨!关注公子,会为您呈现更多精彩作品!

原创不易,敬请谅解,已签约维权骑士全网维权!


参考资料:

【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千百年眼》、《读通鉴论》】

Tags:七国之乱   西汉   晁错   汉景帝   刘濞   吴楚   汉朝   汉惠帝   汉武帝   刘邦   汉文帝   推恩令   于广   我在宫里做厨师   郡国制   河间   经济   刘非   汝南   长沙   贾谊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