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口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吴三桂造反逼的康熙想要退守关外,可惜一个失误,康熙翻盘了(吴三桂简介视频)

网络整理 2022-05-08 最新信息




吴三桂造反逼的康熙想要退守关外,可惜一个失误,康熙翻盘了

吴三桂造反逼的康熙想要退守关外,可惜一个失误,康熙翻盘了


17岁那年,他率二十几名家丁奋力拼杀,救出了被五万敌军围困的父亲,成为孝闻九边,勇冠三军的将门虎子。


32岁那年,手握重兵的他,投靠了曾经的敌人,以一己之力,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。


接下来的十余年间,他甘为鹰犬,用无数人的鲜血染红了头上的顶带,一路晋升成割据一方的封疆大吏。


61岁那年,他以效忠前朝之名,将天下搅得天翻地覆长达八年之久,却落得抱憾身亡子孙被屠戮殆尽的下场。


这个人,就是吴三桂,既是明朝的罪人,又是清朝的叛贼。


拨开历史的迷雾,当初的那个孝子忠臣,是如何走上了这么一条不归路的?



吴三桂造反逼的康熙想要退守关外,可惜一个失误,康熙翻盘了


公元1643年的正月,31岁的吴三桂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,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抉择。


大明王朝千疮百孔,他镇守的宁远城是大明在关外最后的屏障,他及麾下的三万关宁铁骑,成为帝国最精锐的军队。


崇祯皇帝对他恩宠无限,不仅授予他宁远总兵的重任,还将色艺双绝的名优陈圆圆赠与他。


但另一边,多年前在战场上对他赞不绝口的敌人皇太极,如今已成为大清帝国的创建者,他的舅舅祖大寿及昔日好友部将多已归附。


在收到舅舅的劝降信后,他不禁陷入了深思:


他永远也无法忘记,13年前,他最敬重的英雄--蓟辽督师袁崇焕被押刑场凌迟的惨状;一年前蓟辽总督洪承畴,因为崇祯皇帝的催促贸然出兵而被俘的厄运,令他仍心有余悸。


是继续做大明的贤臣孝子,还是改投清廷安享富贵?吴三桂犹疑未定。


吴三桂造反逼的康熙想要退守关外,可惜一个失误,康熙翻盘了


他怀着复杂的心情,给祖大寿回了信,祖大寿连看都没看,就转交给了皇太极。


皇太极随即回了这样一封信:


“你的心思,我都已了然于心,希望你不要犹豫,再错失良机了!”


吴三桂沉默无语,看了看京师的方向,山雨欲来风满楼,该给自己留条后路了,他心想。


千里之外的崇祯,却没对这位吴总兵猜忌不起来,因为时间,已经不容许了他再如昔日那般猜忌臣僚了。


关外,清军绕过宁远城直奔京师杀来,耗费数代君臣心血打造的关宁防线,再也没有了战略价值。


紫禁城外,西北反贼李自成已兵临城下,大明王朝面临倾覆的危机,而能解除这次危机的人,是离京只有三百里,麾下尚有三万关宁铁骑的吴三桂。



吴三桂造反逼的康熙想要退守关外,可惜一个失误,康熙翻盘了


公元1644年三月五日,崇祯帝诏令天下兵马勤王,并令吴三桂火速入京。


按照正常的行程,吴三桂只需要两天就能抵达,而这一次,吴三桂却磨蹭了八天。


这一路,他盘算了许久:以手上的这点兵力,未必是拥兵百万的李自成的对手,但如果按兵不动,无异于昭告天下我吴三桂是抗命不遵的逆臣贼子。


关宁铁骑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,怎么能为气息奄奄的大明殉葬呢?


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:摆出进京勤王的态势,却一路拖延,坐观局势变化。


吴三桂造反逼的康熙想要退守关外,可惜一个失误,康熙翻盘了


当崇祯帝还在金銮殿内对关外望眼欲穿时,李自成的军营篝火,已经将京城的大半个夜空映照得亮如白昼,被他寄予最后希望的吴三桂,正踏着早春的秀色姗姗来迟。


吴三桂估算得很精确,三月二十二日他刚刚抵达京郊玉田县,就传来了京师陷落,崇祯帝自缢殉国的噩耗。


君王死社稷,天子守国门。


这原本只是一句政治口号,他怎么也不会想到,崇祯帝会真的以这样惨烈的方式来履行对祖宗的承诺。


君王不存,吴三桂和麾下的这支队伍,就没有入京勤王的理由,于是他掉转马头,率军返回到山海关。


山海关,北倚燕山南临渤海,担负着拱卫京师的重任,被誉为“天下第一雄关”。


从现在起,它将成为吴三桂在多方势力中博弈的砝码。


因为他知道,无论是紫禁城的新主人李自成,还是清廷的实际掌控者多尔衮,甚至是只剩下江南半壁的大明,都不会舍弃他这么一支实力强劲的力量。


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吴三桂在李自成与多尔衮的拉拢中举棋不定,直到有一天,他听到了一个令他气血上涌的消息。


他的爱妾陈圆圆、他曾经拼尽全力才救出的父亲吴襄,以及全家老小七十余口全部被李自成掳为人质。


失去了朝廷,他尚且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,但失去了心爱的女人、至爱的亲人,还有什么面目称雄?



吴三桂造反逼的康熙想要退守关外,可惜一个失误,康熙翻盘了


身负国恨家仇,吴三桂转身向多尔衮求助,直到此时,他心中还残存着一丝底线:此举只是联清灭寇,他还是大明的忠臣。


毕竟,在对方没有给出足够诱人的筹码前,他还不愿将自己的未来交给曾经的敌人。


但他明显低估了多尔衮的智商,在与吴三桂达成出兵协定后,多尔衮按兵不动,直待他与李自成在一片石血拼得天昏地暗时,多尔衮突然率部从李自成背后杀出,在双方的夹击下,李自成兵败如山倒,最终在亡命湖北时身首异处。


李自成,这个转战千里席卷了半个中国的西北汉子,就此退出历史舞台。


机关算尽的吴三桂,也不算赢家,他的爱妾在战乱中失踪,全家被李自成斩杀,他倚重的关宁铁骑,也在厮杀中伤亡殆尽。


最大的受益者,无疑是多尔衮,在收拾完李自成后,他逼迫光杆司令吴三桂归顺,随后挥师南下攻入京师,将年幼的侄子福临--皇太极的继任者顺治皇帝以及整个大清朝廷,从关外的盛京迁都至北京,一举奠定了大清二百余年的基业。


在得到清廷封赏的“平西王”的封号后,吴三桂也失去了对前朝仅存的眷恋,剃发易服化身鹰犬,全心全意追杀各方势力,不停地用同胞的鲜血染红头上的顶戴。


公元1647年,吴三桂镇守汉中,为表忠心,期间他对抗清力量进行了残酷的镇压,为震慑反抗者动辄屠城。


西北平定后,公元1651年,吴三桂又受命率军入川,几年间便扫清了明末另一支义军张献忠的残余力量。


作为一个降将,他的狠辣作风令同僚侧目,也令清廷欣慰。


只是那些归降清廷的汉臣们,或遭受满人排挤,或遭到上层猜忌,这让他一度缺乏安全感。


在他看来,只有替朝廷消除天字号的劲敌,才能获得最终的安稳。


吴三桂造反逼的康熙想要退守关外,可惜一个失误,康熙翻盘了


公元1657年,吴三桂领命南征云贵,这里残存着明廷最后一个政权--永历政权。

下一个目标,就是它了。



吴三桂造反逼的康熙想要退守关外,可惜一个失误,康熙翻盘了


自崇祯帝自缢后,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皇室后裔,一直没有放弃光复大明王朝,他们在江南及东南沿海一带先后组建了弘光、隆武、绍武、永历等政权,而这时的清廷在南方的统治不得人心,各地掀起了反清浪潮。


这无形中为这些政权创造了机会,遗憾的是,这些政权在党争内讧中不停地消耗,直至逐一被消灭。


而吴三桂大军征讨云贵后,硕果仅存的永历政权也无力抵抗。


公元1661年,永历帝从云南边境流亡至缅甸苟且偷生。


按理说,大势已定,永历政权近乎消亡,永历帝的生死无足轻重,但吴三桂却不这么认为,他坚持领兵进入缅甸,逼迫缅王交出永历帝,并提议将其斩首示众。


这一献媚举动,连军中的八旗将领都看不下去了,他们一致认为:永历帝再怎么不济,也是做过十几年皇帝的人,你吴三桂好歹还做过明朝的官,就这么看到故主身首异处?


传言永历帝在被捕后,依然不改天子气度,在面对吴三桂时,他从容不迫地诘问道:“我们朱家何曾有半分对不起你,竟令你如此相逼?”,怼得吴三桂无言以对,浑身大汗淋漓地退场。


吴三桂造反逼的康熙想要退守关外,可惜一个失误,康熙翻盘了

甚至还有十几个随行军士为其气度折服,密谋营救永历帝再造社稷。


为避免兵变,吴三桂亲自用弓弦将永历帝父子绞杀于昆明篦子坡。


出于对吴三桂投清灭明忤逆之举的义愤,后世借用谐音,将“篦子坡”改名为“逼死坡”,该地名至今犹存。


自此,吴三桂以其特殊功勋得以镇守云南,清廷对他的封赏也达到了空前的丰厚:其治辖的区域内,钱粮供由朝廷全力供给、人员擢升、兵马调度全由他自行管控,他的儿子吴应熊也被召为额驸,加封太子太保,奉命留京效命。


盛极必衰,月盈必亏。鲜花着锦之日,便是烈火烹油之时。


吴三桂不知道的是,在他肆无忌惮地挥霍着权力的盛宴时,京城里,一柄锃亮的屠刀,正闪耀出令人胆寒的刀锋。



吴三桂造反逼的康熙想要退守关外,可惜一个失误,康熙翻盘了


那柄屠刀的主人,是一位19岁的少年,也就是日后誉满天下的康熙皇帝。


在康熙帝看来,吴三桂的庞大势力已经触及到他的底线了,为支付云南官员的一年俸禄,国库需要拿出900万两白银,再加上镇守广东的平南王,镇守福建的靖南王,朝廷每年需要支出2000多万两,而当时的清廷,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五千万两。


公元1673年,康熙帝先后下诏裁撤平西王、平南王、靖南王三位藩王所辖的兵权,史称“撤三藩”。

吴三桂造反逼的康熙想要退守关外,可惜一个失误,康熙翻盘了

兵权是吴三桂的命根子,这个旨意让吴三桂如坐针毡,为清廷南征北战戎马半生,这才替子孙攒下这份基业,如今一纸诏书就收回了?


是可忍,孰不可忍!


当年十一月,吴三桂自称“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,兴明讨虏大将军”,联合其他两藩王以及盘踞在台湾的郑氏武装,集合各路人马七十余万,举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清大旗。


为打造声势,吴三桂还号称拥立前明的“朱三太子”兴明讨清,并打出“共举大明之文物,悉还中夏之乾坤”的口号。


一时间,各路官员纷纷响应,孙延龄在广西反叛、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反叛、吴之茂在四川反叛、王辅臣在宁羌反叛、甚至台湾的郑经也渡海西征,进入福建。


如此局面令清廷猝不及防,康熙帝甚至在八旗勋贵们的建议下,萌生了退守关外的心思。


然而,吴三桂的一个奇葩举动,为康熙递出一个翻盘的机会。


吴三桂造反逼的康熙想要退守关外,可惜一个失误,康熙翻盘了

吴三桂率军一路高歌猛进,眼看就已占据东南半壁时,他自信地认为康熙帝会被眼前的局势吓倒,不顾部下的劝阻给朝廷写了份奏章,声称自己不是真的反叛,只是想保住平西王的利益,故而请求停战。


以一己之力搅得天下生灵涂炭,胜利在望时又请求停战,这个脑回路实在令人称奇!


后来有人推测吴三桂年老昏聩,只想与清廷划江而治,一旦战事不利准备退守云南自保,也有人推测他担心留在京城的儿子吴应熊,向康熙帝表示诚意,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


虽然没有人能猜透吴三桂的真实动机,但这个举动,已经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。



吴三桂造反逼的康熙想要退守关外,可惜一个失误,康熙翻盘了


年少的康熙帝显然比这个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头更清醒,他抓住了这个机会,迅速调整了战略部署。


第一步:集中所有的军力对抗吴三桂,对其它反叛势力则以招抚为主,如此那些原本观望的势力就此被平定。


第二步:瓦解吴三桂的势力,吴三桂在东南立足未稳,而这场抗争是一场长期的消耗战,尤其在其麾下悍将王辅臣被招降后,吴三桂的军心已经动摇。


第三步:下诏将留在京城为人质的吴应熊及长子处死,其余子孙阉割后入宫为奴,彻底断绝了吴三桂的希望。


在对手一连串的打击下,吴三桂昏招迭出,公元1678年,自觉时日无多的吴三桂,匆匆在湖南衡阳登基称帝,建国号为“周”。


如此一来,当初起兵时提出的“兴明讨虏”就成了笑话,原本对复明抱有希望的人纷纷散去,局势越来越不利。


同年秋天,做了五个多月皇帝的吴三桂暴毙,其孙吴世璠率部撤至云南,三年后,云南被攻破,吴世璠自刎,其部下六千余人投降清廷。


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乱,终于画上了血腥的句号。


吴三桂造反逼的康熙想要退守关外,可惜一个失误,康熙翻盘了

历史给人唯一的教训,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。


知天时,守地利,聚人心,成大事矣。早在战国时代,孟子就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调,历经两千余年,仍然值得深思。


纵观吴三桂一生,既是一个精明的投机者,又是一个拙劣的表演者,在抗清最激烈的时刻,他信誓旦旦地表示要“矢忠新朝”,对各地抗清义军极尽镇压之能事,天下安定时,他却又要兴明讨清,一系列感动了自己尴尬了观众的自我表演,让世人看穿了他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本性,最终惨淡收场。


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,早已暗中标注了价码。最终的结局,早在几十年前,就已经注定。


参考资料:《清史稿》《吴三桂纪略》、《平西王吴三桂传》


. END .


【文| 沧海明月生 】

【编辑| 丹尼尔李】

【排版 | 毛毛雨】

往期精彩文章推荐:

寨里87人炸的只剩下78条腿,杜富国:一定要还边境人民一片净土

80岁还活得这么兴高采烈的,也就只有蔡澜一人了

Tags:吴三桂   康熙   崇祯   明朝   多尔衮   清朝   皇太极   李自成   顺治帝   陈圆圆   山海关   我在宫里做厨师   吴襄   洪承畴   故宫博物院   中国历史   宁远   沈阳   湖北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